什麼是薦骨?
在人類圖系統當中,只要薦骨中心是有定義的,那你就是一位純生產者或顯示生產者。
薦骨位於身體的尾椎,是一塊骨頭,很多人在剛接觸人類圖時,對薦骨的聲音總是充滿疑惑,質疑:薦骨是什麼?骨頭會說話嗎?它會發出什麼聲音?要怎麼聽見它的聲音?
嚴格來講薦骨並不會自己發出聲音,它是一股潛藏在身體深處的能量。
當你接收到外界的刺激時,若你的薦骨對它產生反應,薦骨會發揮能量推動你的身體,藉由你的喉嚨發出的嗯、啊、喔的單音節或語助詞的聲音,在歐美國家較常以「嗯哼 / Aha」代表 Yes、「嗯嗯 / UnUn」代表 No。
無論是哪一種單字,薦骨是一種振動,是一股來自體內的內在聲音,而非經由頭腦的思考才給予出的回應,因此能將兩者辨別才是最重要的。
情境題:當你參加一場講座,講者說了一句話讓你認同的話時,你會不自覺發出「嗯」的聲音來表示認同,代表你的薦骨對那句話有所反應。
健康的生產者會不時發出嗯的聲音,這是很正常的反應,但大多數的生產者,在孩童時期由於發出「嗯」的聲音,會被視為不禮貌的回應,被大人用別種「好好回答問題」的方式回答,反而是在制約生產者使用薦骨的回應,久而久之便與薦骨失去連結。
另外,在人類圖系統中,頭腦與邏輯中心主要是用來幫助我們覺察、分析現況,並非用來做決定的能量中心,而要讓生產者聽從薦骨的回應來做決定。
然而全然相信薦骨會使生產者感到恐懼,因為他們不曉得該面對這些未知、懷疑這些單音節的回應。
其實,薦骨的回應能引導生產者做出「當下」最適合自己的決定,它代表生產者內心真正的渴望,若將薦骨的聲音封閉住,讓頭腦主宰思考做決定,反而會走向「挫折」的非自己。
若要與薦骨重新建立連結,你必須要透過發出聲音來活化。
找回薦骨的聲音
對於一個不曉得薦骨聲音的生產者而言,尚未擁有區分薦骨回應或腦袋思考的聲音,要自問自答練習是困難的。
因此請找一位讓你感到自在、信任、不需有所防備的人,以一連串封閉式的問題詢問你,你在聽完每個問題的當下,必須立刻發出聲音,接著再去區分聲音中帶給你是 Yes 或 No 的感受。
透過大量的覺察練習,才能使生產者逐漸分辨是否得到薦骨的回應。當你學會區分時,你可以再去進行自問自答的實驗。
※封閉式的問題指得是只有單一答案,而非申論題。例如:是不是、想不想、好不好、要不要、希不希望、可不可以、需不需要。
另外也能從日常當中的微小決定開始實驗,例如決定午餐要吃什麼的時候,不使用腦袋思考,而是翻開菜單後用身體去感受對哪一道菜有所反應。
如果你是位情緒內在權威者,當你接受到外界的刺激或者詢問時,有感覺到薦骨嗯嗯嗯的回應時,你不能急著做出承諾或回覆,必須等待情緒週期的結束,你才能做出真正的決定。
w 四個動力中心中,只有薦骨是長效型電池,是馬拉松選手。
w 薦骨是用來幫助做正確決定,而不是用來取悅的。
w 薦骨會在你面對高原期時的最佳良伴,它會提供你完成任務的動力,協助你做出最正確的決定,即使你會對這個決定感到又愛又恨。
w 薦骨聲音是透過發聲,進而感受頻率的震動給予的反應。
w 薦骨的聲音很誠實,你也無法控制它。
w 當聽到某句認同的話,當下立刻發出嗯的聲音時,那就是薦骨的回應。
w 一個問句得不到薦骨的回應,有可能是問題的定義太廣大,請試著再多問幾個,或換個問法,直到得出 Yes 為止。
w 當有人對你提出邀約,而你的薦骨在當下有回應時,越到約定日越是使你感到後悔為何當初要答應時,完成邀約後你仍會對於今日有出門而感到滿足或喜悅。
w 薦骨當初對某個邀約有反應,但到了約定日卻感到懊悔,若在完成邀約後有出現「有來參加真是太好了」等滿足的想法,代表那的確是薦骨的回應,如果事後感到後悔就有可能是誤認薦骨回應了。
人類圖練習時段的課程心得
一開始小咪教練問大家有沒有使用過薦骨來做決定時,我能感受到我的身體湧現一股使我說話的能量,於是我自然而然發出「嗯」的聲音。
因為我知道,那是我的薦骨對於這個問題給予出的回應。
在活動過程中,發現原來小咪教練和我一樣有在用自問自答的方式,來實驗薦骨是不是真的能夠給予回應!
也因為是抱持著實驗的心情去做決定,任何的成敗對錯都是經驗的累積,後來更深入地互動,越來越清楚我平時真的有使用到薦骨能量,在汪洋大海之中,總算找回我能判別方向的工具了。
當天來參加課程的共有 14 位,有 12 位是純生產者或顯示生產者,另外 2 位則是投射者。
其中有一位投射者在分享她的心得,她前陣子參加一場全是投射者的課程,她說就算投射者聽見有認同的話,大家也只是平靜地贊同,不像生產者會發出嗯的聲音,或是藉由一些點頭的肢體動作表示認同。
「生產者都說不知道薦骨的聲音,但整場活動我觀察下來,你們都很有反應啊!你們根本在八部合音!」
後來我找了一位頭腦和邏輯是有定義的投射者,問他是否在進行對話時,會不自覺發出嗯之類的語助詞嗎?
他告訴我,他在聆聽時,每一個字進入他的腦海時,他都在思考每一個字的意涵,最後是有意識、刻意讓自己發出嗯的聲音,以表示他有在聽對方說話,不像生產者的薦骨獲得共鳴時,自然而然的回應。
踏上重新與薦骨連接的旅程
接觸人類圖的第二個月,我決定開始進行薦骨回應的實驗。
這期間,我不時在心裡自問自答練習,試圖喚起我與薦骨的連結。
縱然大部分時間皆懷疑腦袋屏蔽了薦骨的回應,然而在幾次不經意的問答時,收到頭腦與心裡所想的不一致回應,在當下便有了與薦骨產生連結的感受。
後來的我,逐漸明白薦骨從來不會主動告知你該往何處,唯有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詢問,才能有機會獲得它的回應。
開始遵從內在權威做出每一個決策,覺察每次完成任務所獲得的滿足感。當生產者要是有了想要做的事情,獲得薦骨給予肯定的回應後就去做吧,擁有旺盛的精力是上天贈予生產者的禮物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